字词 | 什么是立案?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什么是立案? 立案是指司法机关对已经发生的犯罪事件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决定。它是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的刑事诉讼程序的开始阶段。通过立案这一法定程序,公、检、法机关就可以开始行使侦查、审判的权力。 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国家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公民发现有犯罪事实或者犯罪嫌疑人,有权利也有义务向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提出控告和检举。告诉才处理的案件和轻微的刑事案件,可以向人民法院控告和检举。关于贪污、侵犯公民民主权利、渎职等案件,可以向人民检察院控告和检举。除此以外的其他案件,可以向公安机关控告或检举。 犯罪人也可向司法机关自首。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于控告、检举或犯罪人的自首,都应当接受。 控告和检举可用书面或口头提出。接受控告或检举的工作人员,应当向控告人、检举人说明诬告应负的法律责任。但是,一定要把捏造事实,伪造证据,故意诬告陷害,与不是有意诬陷,而是错告或者检举失实严格区别开来。 控告人、检举人如不愿公开自己的姓名,在侦查期间,应为他保密。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于控告、检举或自首材料,经过审查后,认为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就应当立案;认为没有犯罪事实,或犯罪事实轻微,不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不予立案。关于不立案的原因应当通知控告人。控告人如果有不同意见,可以请求复议。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