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九香虫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九香虫 【药物出处】:《本草纲目》 【概述】本品又名黑兜虫、瓜黑蝽、打屁虫、蜣螂虫。为蝽科昆虫九香虫Aspongopus chinensis Dallas的全体。除东北、西北外,我国大部分地区均有分布。11月至次年3月前捕捉,置适宜容器内,用酒少许将其闷死,取出阴干;或置沸水中烫死,取出,晒干或烘干。 【药性】味咸,性温。归肝、肾、脾经。 【功效】行气止痛,温肾壮阳。 【应用】 1.用于胸胁和脘腹胀痛。如肝胃气滞所致的胸胁胀痛,可与香附、川楝子、延胡索等同用。如寒郁中焦,脘腹冷痛,得温或嗳气则舒,可与陈皮、白术、高良姜等药同用。 2.用于肾阳不足之阳痿早泄,夜尿频多,可配补骨脂、巴戟天、仙灵脾等同用;若治肾气亏损,腰膝酸痛,配熟地、杜仲、续断等同用。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9g;或入丸、散,0.6~1.2g。 【使用注意】凡阴虚内热患者禁服。 【现代研究】 1.化学成分 全虫含脂肪、蛋白质及甲壳质等。脂肪中有硬脂酸、棕榈酸及油酸。其特殊气味来源于醛、酮成分。 2.药理作用 九香虫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伤寒杆菌、甲型副伤寒杆菌及福氏痢疾杆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元素分析表明,九香虫的抗癌、抑癌元素锰和镁的含量较高,致癌元素镍、铬、砷、镉、铍的含量较低,似可能有抗癌作用。 3.临床报道 ① 胃肠道痉挛、胆绞痛:用九香虫、广木香制成“止痛灵”,对胃肠道痉挛疼痛、胆绞痛有效,药效学及毒性实验证明,本品具有很强的解痉和止痛作用,用药安全,副作用小。[湖南中医学院学报,1990,10(3):157]② 慢性喘息型支气管炎:九香虫1个,用火焙焦,研成面,与鸡蛋1个搅匀,再用芝麻油或棉油(不用猪油)煎鸡蛋,天天食用。共治疗21例,均有效。[湖南中医学院学报,1979,(4):66] ③ 腰肌劳损:用九香虫、陈皮各7g,研细末,每日2次,开水或酒送服,连服7剂。治急慢性腰肌劳损7例,获得良好效果。[浙江中医药,1979,(5):179]④ 阳痿:用九香虫30g,炒至半熟,干玫瑰花30g,入米酒800ml浸10天。上方治疗阳痿,有良好疗效。[中医药学报,1990,(3):26]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