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与化去而不见兮,名声着而日延。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与化去而不见兮,名声着而日延。 【集校】: 洪兴祖:与化去而不见兮,名声着而日延。 校语:着,一作彰。 朱熹:同洪本。校语:着,一作章。 黄省曾、朱多煃、庄允益:同洪本。 明繙宋本:同洪本。校语亦同。 姜亮夫:着,洪引一作彰,朱引一作章。寅按:《章句》“姓字弥章”云云,着虽可训章,而作彰爲益近。 。【集释】:王逸:变易形容,远藏匿也。 姓字弥章,流千亿也。 朱熹:身隐而不可见,独有名字可闻耳。 汪瑗:化去,即谓升仙也。 此承上章而言真人休美之德爲可贵重,而往世升仙之乐爲可羡美。 虽其身化去不辰在于世,而人不可得而见。而清高之名声,章着不泯而延绵不絶也。 王夫之:与化去者,蜕形而往,所谓尸解也。不见者,人不得见,出入于有无也。 林云铭:与天地之化俱逝,人不能见其形,惟有名长存耳。 四句起下文。 蒋骥:与化去者,蜕形而往,所谓尸解也。 屈复:延,长也。 胡文英:与大化俱去,而不见其迹象,则暗然而日章矣。老子:有隐行者,必有昭名。 陈本礼:《庄子》:“古之真人,不知悦生,不知恶化,不以心捐道,不以人助人,是之谓真人。” 姜亮夫:化去不见,即《庄子·大宗师》所谓“若人之形者,万化而未始有极”,“恶乎往而不可”,“化则无常也”。“名声着”句,言身隐不可见,独名字可闻耳。此四句乃《远游》一篇所响往之主旨,此言真人之美德可贵,而登仙之迹可美;其可贵可美者,与大化俱去而不见,而名声则彰闻于世,即《离骚》恐修名不立之义,亦即下文历年无成之义。 以“化去”句义而言,似并无长生久视之意,仅不过如真人之生死不系于心而已。此与《庄子》外死生之旨合,非纯方士求生之旨也。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