龟井胜一郎
【生卒】:1907~1966 【介绍】: 日本评论家。 生于北海道。1926年入东京帝国大学美学系,加入马克思主义艺术研究会和新人会。1928年退学后因参加左翼运动被捕。 出狱后于1932年加入无产阶级作家同盟,发表《关于创作活动面临的各种问题》和《关于现实主义》论文。 1934年同盟解散后,创办同人杂志《现实》。同年出版评论集《转折期的文学》。 30年代后期开始研究日本宗教、古典文学和现代文学,晚年致力于研究日本人的精神史,如《关于信仰》(1942)、《大和古寺风物志》(1943)、《亲鸾》(1944)、《圣德太子》(1946)、《文学与信仰》(1949)、《我的精神遍历》(1951)等,均以日中关系为重点。晚期著作《古代知识阶级的形成》(1960)、《王朝的求道和好色》(1962)、《中世纪的生死观和宗教观》(1963)分别获国内文学奖。曾任日本文艺家协会副理事长、日中文化交流协会副理事长。60年代三次访问中国,写有《中国纪行》(1962)。。1965年当选为艺术院会员。 1969年设立龟井胜一郎奖,表彰有成就的文艺评论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