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葵根
【名称出处】:《图经本草》 【概况】: 基源 为茄科茄属植物龙葵的根。 原植物 龙葵Solanum niigrum L. 【生药】: 采集 夏、秋季采收,挖取根部,除去泥少,晒干或鲜用。 贮藏 晒干用者置干燥处。 【药性】: 性味 《纲目》:“苦、微甘,寒。” 主治 痢疾,淋浊,白带,跌打损伤,痈疽肿毒。 ❶ 《图经本草》:“龙葵根与木通、胡荽煎汤服,通利小便。” ❷ 《纲目》:“疗痈疽肿毒,跌扑伤损,消肿散血。”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0~15g(鲜品15~30g)。外用:捣敷或研末调敷。 使用注意 《福建民间草药》:“凡虚寒而无实热者忌用。”。【临床应用】: 单方应用 ❶ 《福建民间草药》:“治痢疾,妇女白带,男子淋浊:鲜龙葵根24~30g(干品15~24g),和水煎成100ml,饭前服,日服2次。” ❷ 《图经本草》:“治发背痈疽成疮者:龙葵根30g,麝香0.3g(研)。先捣龙葵根,罗为末,入麝香研令匀,涂于疮上。” 食疗 《泉州本草》:“治睾丸炎:龙葵鲜根、灯笼草各20g,青皮鸭蛋2枚。加水同煮熟,服汤食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