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山文化
中国黄河中、下游地区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的泛指。 因1928年首次发现于山东章丘龙山镇城子崖得名。因城子崖遗址存黑陶和蛋壳黑陶而初称为黑陶文化,并视为起源东方有别仰韶文化的不同系统遗存。 后被命名为龙山文化。其文化系统大致分为:(1)山东龙山文化,分布以山东地区为主,也称典型龙山文化,约当公元前2500-前2000年。(2)庙底沟二期文化,主要分布在豫西,前2900-前2800年。(3)河南龙山文化,分布在豫西、豫北、豫东,年代为前2600-前2000年。 (4)陕西龙山文化,分布在陕西泾渭流域,约前2300-前2000年。(5)龙山文化陶类型,在晋西南地区,前2500-前1900年。浙江龙山文化后命名为良渚文化。 (约公元前3100-前2200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