鼠李皮
【名称出处】:《别录》 【概况】: 基源 为鼠李科鼠李属植物冻绿及鼠李的树皮。 原植物 冻绿Rhamnus utilis Decne.。鼠李R.davurica Pall. 余项参见“鼠李”条。。【生药】: 采集 全年可采,剥取根树皮,晒干。 鉴别 为扁平或卷成槽状的干燥树皮,厚2~3mm。外表面灰黑色,粗糙,有纵横裂纹及小形横长皮孔。 枝皮较光滑。除去栓皮者,表面呈红棕色。 内表面深红棕色,有类白色纵纹理(纤维束)。质脆,易折断,断面纤维性。 气微弱而特殊,味苦。 。【药性】: 性味 ❶ 《别录》:“味苦,微寒。” ❷ 《唐本草》:“有小毒。” ❸ 《新华本草纲要》:“树皮:味苦,性寒。” 功效 清热,通便。 主治 风痹,热毒。 ❶ 《别录》:“主除身皮热毒。” ❷ 《唐本草》:“主诸疮寒热,毒痹。” ❸ 《日华子本草》:“主风痹。” ❹ 《新华本草纲要》:“治大便秘结。”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10g。外用:熬膏涂敷或煎水洗。 使用注意 《纲目》:“忌铁。” 。【临床应用】: 单方应用 《全国中草药汇编》:“治大便秘结:鼠李皮3~9g,水煎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