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鼓楼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鼓楼 在今北京东城区地安门外大街,始建于宋代,明永乐时重建,清嘉庆五年(公元1800年)重修。 原名“齐政楼”,取齐七政(日、月、五星)之义。传说当时在楼上放置宋代的铜壶滴漏,元代遗失。清时楼上原有鼓二十四面(代二十四节气)。 现鼓楼为三层,通高45.7米,建筑面积近5,500平方米。 下层是高约4米的城台,前后各有三座券门,左右各开一券门,均系无梁式砖石结构;第二层为木结构,面阔五间,进深三间,内有清代彩画,外有走廊,可供游人俯览北京市容;第三层是暗层,歇山顶、琉璃瓦、绿剪边,原存不少文物,1900年被八国联军洗劫。今楼为北京东城区群众文化馆所在地。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