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黑脂麻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黑脂麻 中药名。 见《本草纲目》。别名:胡麻、巨胜,狗虱,鸿藏,乌麻、乌麻子,油麻,交麻,黑芝麻,巨胜子,小胡麻。为胡麻科植物脂麻Sesamum indicum DC.的黑色种子。脂麻,别名:方茎。 一年生草本,高达1米。茎直立,四棱形,全株被毛。 单叶对生或上部叶互生。卵形、长圆形或披针形,长3~10厘米,上部的常为披针形,近全缘,中部的有齿缺,下部的常掌状3裂;叶柄长1.5~5厘米。 花单生或2~3朵生于叶腋;有柄;萼片5裂,裂片披针形,长约6毫米;花冠管状,长2.5~3厘米,被柔毛,白色,常杂有淡紫红色或黄色;雄蕊4,2强,花药黄色,基著,呈矢形,花丝扁平呈薄纸质;雌蕊1,子房圆锥形,早期呈假4室,成熟后为2室,密被白柔毛,花柱线形,柱头2裂,呈薄纸质。蒴果四棱。也有六棱八棱的,长圆筒状,长约2.5厘米,黑褐色;具短柄,密被白色柔毛,花萼宿存。种子多数,卵形,先端微突尖,黑色、白色或淡黄色。 花期6~8月。果期8~9月。我国各地有栽培。 8~9月间果实呈黄黑色采收,割取全草,捆成小把,顶端向上,晒干,打下种子,除去杂质,再晒干。种子呈扁卵圆形,一端钝圆,他端尖,长2~4毫米,宽1~2毫米,厚约1毫米。表面黑色,有网状皱纹或无,扩大镜下可见细小疣状突起,边缘平滑或呈棱状,尖端有圆点状棕色的种脐。种皮薄纸质,纵切面可见薄膜状的胚乳。胚直立,有2片大形类白色的子叶,富油性。气微弱,味淡,嚼之有清香味。 以个大、色黑、饱满、无杂质者佳。 主产四川、山东、山西、河南等地。其他各地亦产。 味甘,性平。入肝、肾经。补肝肾,润五脏。治肝肾不足,虚风眩晕,风痹、瘫痪,大便燥结,病后虚羸,须发早白,妇人乳少。 《神农本草经》:“主伤中虚羸,补五内,益气力,长肌肉,填脑髓。”《本草备要》:“补肝肾,润五脏,滑肠。”“明耳目,乌须发,利大小肠,逐风湿气。”《名医别录》:“坚筋骨,疗金疮、止痛,伤寒温疟,大吐血后虚热羸困,明耳目。”内服:煎汤,9~15克;或入丸、散。 外用:煎水洗浴或捣敷。脾弱便溏者勿服。 每服二合,汤浸布裹,挼去皮再研,水滤汁煎饮,和粳米煮粥食之(《本草纲目》)。 黑脂麻含脂肪油、甾醇、芝麻素,芝麻林素,芝麻酚,维生素E等。种子中尚含叶酸、烟酸、蔗糖、卵磷脂、戊聚糖,蛋白质和多量的钙等。 黑脂麻的种子有致泻作用。榨油后的饼对家畜有毒,可引起绞痛、震颤、呼吸困难、胀气、咳嗽及抑制。 全草的水提取物对离体豚鼠子宫有兴奋作用。 种子提取物予大鼠口服,可降低血糖,增加肝脏及肌肉中糖元含量。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