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黄花棘豆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黄花棘豆

【概况】:

异名 塞嘎尔(藏名)。

基源 为豆科棘豆属植物黄花棘豆的花、全草和根。棘豆属,全世界约300种,中国产约30种。

原植物 黄花棘豆Oxytropis ochrocephala Bunge

形态 多年生草本,高20~40cm。根粗壮,圆柱形。

茎于基部分枝、具棱,密被黄色短柔毛。单数羽状复叶,长10~15cm;小叶17~19,卵状披针形或卵状椭圆形,两面密被黄柔毛。总状花序明显长于叶轴,长10~25cm;花多数,密集于花序轴顶端;花萼筒状,被黄黑色柔毛,萼齿5,与萼筒近等长;花冠黄色,旗瓣倒卵形,先端圆,基部渐狭,翼瓣与龙骨瓣短于旗瓣,龙骨瓣先端具喙;子房线被针形,被黄柔毛,具短柄,花柱下弯。荚果长圆形,长1.2~1.5cm,宽0.5cm,膨胀,表皮密被黑褐色毛。

花果期7~9月。

(图见《中国高等植物图鉴》.第2册.426页.图2582)

生境与分布 生于海拔4000~4300m山坡草地、灌丛或河滩。分布于西藏、青海、四川、甘肃等省区。

【化学】:

地上部分含槲皮素(Quercetin)、鼠李柠檬素(Rhamnocitrin)、异槲皮甙(Isoquercitrin)、鼠李柠檬素-3-葡萄糖甙(Rhamnocitrin-3-glucoside)[1]、黄豆醇B(大豆皂醇B;Soyasapogenol B)、齐墩果烷-13(18)-烯-22α-氯-3β,24-二醇(Olean-13(18)-ene-22α-chloro-3β,24-diol)[2]、3-O-[α-L-鼠李吡喃糖基(1→2)-α-L-阿拉伯吡喃糖基(1→4)-β-D-葡萄吡喃糖醛酸基]-黄豆醇B[3-O-(α-L-rhamnopyranosy1(1→2)-α-L-arabinopyranosy1(1→4)-β-D-glucuronopyranosy1)soyasapogenol B]、3-O-[α-L-鼠李吡喃糖基(1→2)-β-D-葡萄吡喃糖基(1→4)-β-D-葡萄吡喃糖醛酸基]-黄豆醇B[3-O-(α-L-rhamnopyranosy1)-(1→2)-β-D-glucopyranosy1-(1→4)-β-D-glucuronopyranosy1)-soyasapogenol B)[3]、异鼠李素-3-O-β-D-葡萄糖甙(Isorhamnetin3-O-β-D-glucoside)、鼠李素-3-O-β-D-半乳糖甙(Rhamnetin-3-O-β-D-galactoside)、芹菜素(Apigenin)[4]。还含喹诺里西定生物碱:臭豆碱(Anagyrine)、N-甲酰基金雀花碱(N-Formylcyti sine)、野决明碱(Thermopsine)、13-羟基鹰爪豆碱(13-Hydroxysparteine)[5]

参考文献 [1] 植物学报 1986;28(4)∶404 [2]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1989;10(9)∶901 [3] 化学学报 1987;45(2)∶145 [4] Phytochemistry 1991;30(8)∶2707 [5] 植物资源与环境 1993;2(1)∶58

【药性】:

性味 全草:甘、微苦、温。

根:甘、温。

功效 全草:利水、泻水肿、浮肿、清脾、肺热。

根:强壮补气、排脓生肌、利水止汗。

主治 全草:治腹水、止肠痛。

根:治久病衰弱,慢性肾炎浮肿、痈肿疮疖、贫血等症。花:利水。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1 23:5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