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黄芩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黄芩 根类药材。 (1)释名:李时珍说:“芩者黔也,黔乃黄黑之色也。”黄芩嫩时色泽鲜黄,老则外黄内黑,故名。传统认为黄芩以色黄者为佳,色绿者质次。现代研究已证明此认识的科学性。黄色是黄芩中有效成分黄芩甙的特点。黄芩甙的化学性质不稳定,遇冷水后结构改变,颜色则由黄转绿治疗作用降低。因此,在加工、贮藏黄芩时,应避免与冷水接触,以保持其黄色。(2)功能:性寒。 ❶ 清热燥湿。 是治疗湿温发热、湿热痢疾、黄疸等症的要药。 治疗肺热咳嗽,常与桑白皮等同用。治热毒疮疡,常与金银花等配伍。 ❸ 清热止血。本品常用于血热妄行的吐血、鼻出血、便血、月经过多、崩漏等症。 (3)用法:水煎服3~9克。(4)饮片特征:内外鲜黄色,有时带绿色。 粗者中部空洞。味苦。 〔淡芩 淡芩片〕 处方名。若将黄芩用冷水漂至绿色即为“淡芩”。 过去有人认为黄芩有小毒,须制成淡芩方可入药。此说纯属误解(见“黄芩”条)。现药材行业已不加工“淡芩”。处方中“淡芩”均调配“生黄芩”。 故中医处方亦应逐渐淘汰此名。 〔条芩 子芩〕 处方名。 指生长年限较短(1~2年)的黄芩。其根细,质重,长条状,中心不空,故名。 〔枯芩 片芩〕 处方名。 指生长年限较长(2年以上)的黄芩。其根粗,质轻,中心枯朽,故名“枯芩”。年久者根头部空洞甚大,采收加工时常破成片状,故又名“片芩”。 条芩、枯芩在商品上是两个规格,中医用药亦有区别。一般认为枯芩走肺,清肺热;条芩走大肠,清大肠热。也有主张不必区分者,如张锡纯曰:“究之,皆为黄芩,其功用原无甚差池也。”目前中药行业多将黄芩统一切片,不分条、枯。故方中书“枯芩”、“条芩”一律调配“生黄芩”。 〔酒芩〕 处方名。系将黄芩片洒淋黄酒拌匀,置锅内用文火炒至深黄色,略见焦斑者。酒炙可缓解黄芩寒性,使药性上浮,以清上焦火热。 〔黄芩炭 焦黄芩〕 处方名。系取黄芩片,用武火炒至焦黑色,存性,喷淋清水,以灭火星,晒干筛去灰屑入药者。制炭后具清热止血功效,主治内热所致多种出血及月经过多等症。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