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耆丸
【方源】: 《圣惠》卷五十八。 【组成】: 黄耆一两(锉) 黄连一两(去须) 土瓜根一两 苦参半两(锉) 玄参半两 栝楼根一两 龙骨一两 菝葜一两 地骨皮一两 牡蛎一两(烧为粉) 鹿茸二两(去毛,涂酥,炙令微黄) 人参三分(去芦头) 桑螵蛸一两(微炒) 五味子一两 【用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食前以竹根煎汤送下。 【主治】: ❶ 《圣惠》:下虚,小便滑数。 ❷ 《普济方》:消渴小便频数,小便量多而汤食渐加,至肌肉渐减,乏气力,少颜色者。 【宜忌】: 《普济方》:忌猪肉,冷水。 【备考】: 本方原名“黄耆散”,与剂型不符,据《普济方》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