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老学派
战国至西汉时期道家的重要学派。 以传说中的黄帝同老子相配,并同尊为道家的创始人,故名。《史记·老子韩非列传》:称申不害、韩非皆“本于黄老而主刑名”,说明道家“无为而治”的学说与刑名法述之学有一定关系。 该学派代表人物有慎到、田骈、接子、环渊等人。在道家中兼取法家,表现为道、法合流的特点。 在哲学上,此派提出“静作相养,德疟相成,两若有名,相与则成。阴阳备物,化变乃生”(《十大经·果童》)等观点,具有朴素的辩证法因素。 1973年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经法》、《十大经》等著作,是研究黄老学派的珍贵资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