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
医经著作。 18卷,162篇。简称《内经》,是由《素问》和《灵枢》(又称《针经》或称《九卷》)两部分组成。其成书年代已难于精确考证。大致有成于黄帝、成于春秋、成于战国、成于战国末期至秦汉之际、成于西汉前期等多种说法。 较为可信之说法是:此书主体部分约成于战国,直至秦汉时期又陆续有所补订。故此书可谓集秦汉以前医学之大成,而并非出自一时一人之手。 全书以古代朴素唯物论和辩证法为指导思想,有完整理论体系。凡摄生、脏象、经络、病因、病机、病证、诊断、治则、方药、针灸、导引、运气等均有论述。更涉及天文、地理、气象、物候、哲学、历算等多种学科。对后世医学之发展有深远影响,历代医家皆将其奉为至道之宗。 《黄帝内经太素》、《针灸甲乙经》为其两种不同传本。而《素问》、《灵枢》各种注本之多不可胜数。 参见《黄帝内经太素》、《针灸甲乙经》、《黄帝内经素问》、《灵枢经》诸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