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黄巾起义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黄巾起义 东汉末年,农民反抗封建统治的战争。 东汉末年宦官专政,横征暴敛;豪强地主兼并土地,农民大量破产,反抗斗争此伏彼起。太平道首领张角以传道和治病为名,在农民中秘密活动10余年,发展众徒数十万人,遍布青、徐、幽、冀、荆、扬、兖、豫8州。张角分部众为36方,大方万余人,小方六七千,各置渠帅,由角统一指挥;以“苍天已死,黄天当立”作号召,约定于甲子年(即汉灵帝中平元年、184)三月五日同时起义。由于内奸告密,起义提前于二月举行。分散在巨鹿、颍川、南阳、汝南、东郡、广阳等地的义军攻城夺邑,焚烧官府,扫荡豪强地方坞壁。因义军战士以黄巾裹头,故被称为黄巾军。在黄巾军鼓舞下,各地还出现了许多独立的农民武装;一些边远地区的少数民族也举行了起义。四月,灵帝派卢植、皇甫嵩、朱儁率兵镇压,先后在南阳、颍川、河北被张角、张曼成和波才等击败。但黄巾军终因各自为战,缺乏战斗经验,颍川、南阳黄巾先后被镇压;张角不幸病死,十一月,河北黄巾也在广宗、下曲阳战斗中失败,黄巾主力遂被镇压。此后,黄巾余部和各地农民武装如白波军、青徐黄巾、益州黄巾和河北各支农民军以及黑山军等,仍坚持斗争,有的长达20余年之久。虽然他们被各地军阀先后镇压,然而东汉政权在他们的斗争下也名存实亡了。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