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黄堇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黄堇

【概况】:

异名 断肠草(《四川中药志》),黄花鱼灯草(《浙江天目山药用植物志》),石莲(《河南中草药手册》),水黄连(河南)。

基源 为罂粟科紫堇属植物小花黄堇的全草或根。

原植物 小花黄堇Corydalis racemosa(Thunb.)Pers.,又名鱼子草(湖南),野水芹、虾子草(安徽)。

形态 一年生无毛草本,植株高10~60cm;具细长直根。茎常由下部多分枝。叶片轮廓三角形,长3~12cm,二~三回羽状全裂,一回裂片3~4对;二~三回裂片轮廓卵形或宽卵形;末回裂片狭卵形至宽卵形,顶端钝或圆。总状花序长3~10cm,具狭披针形或钻形苞片,长1.5~5mm;萼片2,卵形;花瓣4,黄色,上面花瓣长6~9mm,前部唇状,后部有距,囊状,长1~2mm,末端圆形。

蒴果条形,长2~3cm,宽约1.5mm。种子黑色,扁球形,直径约1mm,密生小凹点。

花期3~5月,果期6月。(图见《中国高等植物图鉴》.第2册.20页.图1770)

生境与分布 生于墙边、多石处或山地沟边湿草地。分布于华东及河北、山西、陕西、甘肃、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

【生药】:

采集 夏秋采收全草或根,洗净,晒干。

【化学】:

全草含原阿片碱(Protopine)、dl-四氢掌叶防己碱.

参考文献 江苏省植物研究所等.新华本草纲要.第1册.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233

【药性】:

性味 苦、涩,寒。

有毒。 《浙江民间常用草药》:“味微苦,性凉。”

功效 清热解毒,利尿,杀虫。

主治 疥癣,疮毒,肿痛,目赤,流火,暑热泻痢,肺结核咳血,小儿惊风,湿热黄疸,痢疾便血,毒蛇咬伤。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6g(鲜品15~30g),或捣汁。外用:捣敷或用根以酒、醋磨汁搽。

使用注意 ❶ 《全国中草药汇编》:“忌内服。”
❷ 江西《草药手册》:“一般不作内服。”

。【临床应用】:

单方应用 ❶ 江西《草药手册》:“治牛皮癣、顽癣:黄堇根磨酒、醋,外搽。”
❷ 《浙江天目山药用植物志》:“治疮毒肿痛:鲜黄堇全草15g,煎服;并用鲜叶捣汁涂患处。”
❸ 《浙江天目山药用植物志》:“治毒蛇咬伤:鲜黄堇草,捣汁涂敷。”
❹ 《浙江民间常用草药》:“治目赤肿痛:黄堇鲜全草,加食盐少许捣烂,闭上患眼后,外敷包好,卧床2小时。”
❺ 《浙江民间常用草药》:“治流火:黄堇全草30g。加黄酒、红糖煎服。连服3天。”
❻ 《浙江民间常用草药》:“治暑热腹泻、痢疾:黄堇鲜全草30g。水煎服,连服数日。


❼ 《浙江民间常用草药》:“治肺病咳血:黄堇鲜全草30~60g。捣烂取汁服(用水煎则无效)。”
❽ 《浙江天目山药用植物志》:“治小儿惊风抽搐,人事不省:鲜黄堇30g。水煎服。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12:30: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