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黄升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黄升 【概况】: 异名 黄升丹(《疡科遗编》)。 基源 黄升为水银等用升华法炼制的位于容器中央的黄色升华物。主含氧化汞(HgO)。 历史 参见“红升”条。 产地 参见“红升”条。 。【生药】:鉴别 性状 黄升为块片状或粉状,片块者大小不等,一般厚约3mm。 黄色或橙黄色。上面粗糙,呈粉沙状;下面底板光滑,略具光泽。体重,质硬而脆,断面呈黄色。无气。 理化 ❶ 取黄升粉末约0.5g,加水10ml,搅匀,缓缓滴加适量的盐酸溶解后。溶液照下列方法试验。 1)取溶液约1ml,加氢氧化钠试液(呈碱性),即生成黄色沉淀。(检汞盐) 2)取溶液约1ml,调至中性,加碘化钾试液,即生成猩红色沉淀,能在过量的碘化钾试液中溶解。 (检汞盐)❷ 取黄升少许,放在铁片上烧,逐渐变成红色再变为褐色;冷后又恢复原来的黄色。(检黄升,如系假品,经加热后不恢复原来的颜色。) 加工炮制 制法 ❶ 传统法:参见“红升”条。 原料为氯化汞和氢氧化钠,将其分别溶于水中,待冷至20℃以下,在不断搅拌下,将氯化汞溶液倾入氢氧化钠溶液(不含碳酸钠)中。所得反应物在30°C左右避光放置1小时,并时时加以搅拌。 俟沉降后,倾去上层清液,用水反复洗涤沉淀,直洗涤至不呈氯离子反应为止。 在暗处将沉淀进行干燥,温度不宜超过30℃,并置密闭避光瓶中保存。 用此法制得的黄升又名黄降汞。但中医较少用。 研极细粉药用。 贮藏 置干燥处,避光,密闭保存。 。【化学】:黄升主含氧化汞HgO,另含硝酸汞Hg(NO3)2等。 参考文献 刘玉琴 矿物药.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9∶22 【药理】: 参见“红升”条。 【药性】: 性味 辛,热。 有大毒。 《疮疡外用本草》:“辛,热、燥。有大毒。” 功效 拔毒,除脓,去腐,生肌。 主治 痈疽疔疮,梅毒下疳,一切恶疮,肉暗紫黑,腐肉不去,窦道瘘管,脓水淋漓,久不收口。 ❶ 《张氏医通》:“治霉疮结毒。” 用法用量 外用:微量,研为极细末,干掺或调敷,或以药捻沾药粉用。为便于掌握剂量,多与煅石膏或其他药配伍研末外用。 使用注意 黄升有大毒,腐蚀性较强,一般不做内服。外用亦宜微量。 。【临床应用】: 方选和验方 ❶ 九一丹(《外科正宗方》)拔毒生肌,治一切肿疡溃不收口:煅石膏27g,黄升丹3g。 以上2味和匀,研极细末,以少许掺患处用清凉膏盖贴。凡肌薄无肉之处,不能化脓,仅有稠水者忌用。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