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鹿寿草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鹿寿草 【名称出处】:《陕西中药志》 【概况】: 异名 鹿寿茶、鹿衔草(《陕西中药志》)。 基源 为鹿蹄草科鹿蹄草属植物日本鹿蹄草的全草。 原植物 日本鹿蹄草Pyrola japonica Klenze ex Alef. 形态 常绿草本状小灌木、高15~30cm。根茎细长,横生,斜生,有分枝。 叶基生,叶柄有狭翼;叶片近革质,卵状椭圆形,长3~6cm,宽2.5~4.5cm,顶端圆钝,边缘近全缘,上面深绿色,叶脉处色较淡。 花葶有1~2片膜状鳞片或无,披针形,长7~213mm;总状花序长6~10cm,5~10花,花半下垂;花梗长4~6mm,腋间有苞片;萼片披针状三角形,长3.5~4mm;花冠碗形,白色,直径10~12mm,花瓣倒卵状椭圆形,长5~6.5mm,顶端圆钝;雄蕊10,花丝无毛,花药顶端有短尾尖状小角;花柱无环状突起,伸出花冠。蒴果扁球形,直径6~7mm。 花期6~7月,果期8~9月。(图见《中国植物志》,第56卷.177页.图版64∶1~6) 生境与分布 生于海拔800~2000m的针阔叶混交林内。 分布于中国东北及内蒙、河北和河南。原苏联、朝鲜和日本也有分布。。【生药】: 采集 夏末采收全草,晒干。 鉴别 茎圆柱形,淡棕色,有纵纹。叶3~5片,多皱缩卷曲或破碎,完整的叶广卵圆形,边缘有不明显的细齿,上面暗绿色,下面及叶柄紫绿色。 以叶上面色绿、下面色紫者为佳。 贮藏 置通风干燥处。 。【化学】:全草含三十一烷、熊果甙(Arbutin)、梅笠草灵(Chimaphilin)[1]。叶含鹿蹄草甙(Pirolatin)约0.1%、槲皮素、β-谷甾醇、乌苏酸、齐墩果酸、α3-谷甾醇、二十一烷、喜冬草素、水晶兰甙(Monotropien)[2]。 参考文献 [1] 江苏新医学院.中药大辞典.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4652 [2] 江苏省植物研究所等.新华本草纲要.第3册.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236 【药性】: 性味 《陕西中药志》:“苦,平。” 功效 调经,补肾壮阳,收敛止血。 主治 ❶ 《陕西中药志》:“常作调经药。代茶饮,用于妇科阴虚,白带。 ”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0~15g;或浸酒。 。【临床应用】: 单方应用 《陕西草药》:“治虚劳咳嗽,风寒湿痹:鹿寿草9~15g。水煎或浸酒服。”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