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鹳骨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鹳骨 【名称出处】:《别录》 【概况】: 基源 为鹳科鹳属动物白鹳的骨骼。 鹳属为涉禽,计5种,中国产3种。 原动物 白鹳Ciconia ciconia(Linnaeus),又名冠雀(《后汉书》),鹳雀、负釜、黑尻、背灶、皂裙(陆玑《诗疏》),鹤(《别录》),老鹳(《中国药用动物志》第二册)。 历史 本品首载于《别录》。《纲目》列于第47卷禽之一。 陆玑《诗疏》:“鹳,鹳雀也,似鸿而大,长颈赤喙,白身黑尾翅,树上作巢……”。所述皆与今之白鹳相符。 形态 全身大都白色,翅上大覆羽黑褐,小翼羽外翈黑色,内翈黑褐,在翼缘处缀以白色;初级覆羽黑色,位于内侧者的外翈散缀以银灰色,轻长的肩羽黑而有金属紫铜色光泽;飞羽大都黑色而内著铜绿光泽,初级飞羽基部白色,内侧初级飞羽以及大部分次级飞羽的外翈,除边缘和先端以外,均呈银灰色,颈下羽毛形长而呈矛状。嘴角黑色而先端稍淡;眼周及颏囊裸出部分朱红色;脚暗朱色。 (图见《中国药用动物志》.第2册.351页.图369) 生境与分布 常单个或小群漫游在开阔平原的池塘、沼泽的浅水里觅食或静等饵物。营巢于高大松树或橡树上。 国内较为罕见,有两个亚种,即新疆亚种Ciconia ciconia asiatica Severtzor在新疆西部繁殖,东北亚种Ciconia ciconia boyciana Swinkoe繁殖在东北。迁徙时见于华北、长江流域、福州等地。 在台湾越冬。。 【生药】: 采集 四季捕捉,去毛及内脏,剔取骨骼,干燥备用。 加工炮制 炙酥,研末。 贮藏 置阴凉干燥处存放。 。【药性】: 性味 ❶ 《别录》:“味甘。” 功效 祛风,解毒,止痛。 主治 痨瘵,胸腹痛,喉痹,蛇咬伤。 ❶ 《别录》:“主心腹疾。” 用法用量 内服:研末6~9g,入热酒,空腹服。 。【临床应用】:方选和验方 ❶ 鹳骨丸(《千金方》)治积聚,胸痛连背,走无常处,或在藏,或肿在腹,或奄奄然而痛:鹳骨10cm,雄黄、莽草、丹砂(一作‘丹参’)、牡蛎(一作‘牡丹’)各1.3g,藜芦、桂心、野葛各0.6g,斑猫14枚。 巴豆40枚,蜈蚣1枚,芫菁14枚。上12味,末之,蜜丸,服2丸(小豆大),每日3次,以知为度。 单方应用 《中国动物药》:“治腹痛:鹳骨适量,酥制研末,开水或温酒送服。”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