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胆
【名称出处】:《滇南本草》 【概况】: 基源 为鸭科雁属动物鹅的胆囊。 原动物 鹅Anser cygnoides oriientalis(Linnaseus) 余项参见“鹅毛”条。 【生药】: 采集 宰杀后,除去羽毛,剖腹摘取胆鲜用。 【化学】: 胆汁含鹅脱氧胆酸。 参考文献 江苏新医学院.中药大辞典.下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2397 【药性】: 性味 《纲目》:“苦,寒。” 功效 解毒消疮。 主治 痔疮。 《纲目》:“解热毒及痔疮初起,频涂沫之自消。” 用法用量 外涂适量。 。【临床应用】: 方选和验方 《保寿堂经验方》:“治痔疮有核:白鹅胆2~3枚(取汁),熊胆0.6g,片脑0.15g。研匀,瓷器密封,匀令泄气,用则手指涂之。” 单方应用 ❶ 《动物药验方集成》:“治支气管炎:鹅胆,1次吞服1个,1日1~2次。” ❷ 《食物中药与便方》:“治咳嗽气喘:鹅胆,1次吞服1个,1日2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