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管石
【名称出处】:《纲目》 【概况】: 基源 为枇杷海葵科盔形珊瑚属动物丛生盔形珊瑚和粗糙盔形珊瑚的石灰质骨骼,或为矿物钟乳石的细长尖端部分。 原动物 丛生盔形珊瑚Galaxea fascicularis(Linnaeus).粗糙盔形珊瑚Galaxea aspera Quelch. 形态 丛生盔形珊瑚 个体呈长柱状,稍弯曲,一端较粗,一端较细而尖,状如鹅翎管,表面乳白色,有突起的栉状横环纹,内部有横格,交互成小格状,断面放射状质硬而易折断。 粗糙盔形珊瑚 珊瑚骼凸形,珊瑚杯多而密。 杯略圆形,或椭圆形、长方形。在珊瑚骼边缘有许多圆形或卵形稍突出的小珊瑚杯。珊瑚胁粗,自杯壁一直延伸到基部。 生境与分布 以上各种均生于暖海约10m以下浅水带的珊瑚岩中。 分布于广东、广西、海南、西沙等地。 原矿物 钟乳石Stalactite。 余项参见“钟乳石”条。。【药性】: 性味 甘,温。 功效 温肺,壮阳,通乳。 主治 肺痨哮喘,胸闷,阳痿,腰膝无力,乳汁不通。 《全国中草药汇编》:“治肺痨,咳嗽,气喘,吐血,阳痿,腰膝无力,乳汁不下等症。”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9~15g;或研末,0.3~1.5g。 。【临床应用】: 方选和验方 ❶ 焚香透膈散(《宣明论方》)治一切劳,咳嗽壅滞,胸膈痞满:鹅管石、雄黄、佛耳草、款冬花各等份。 上为末。每服3g,安在香炉子上焚著,以开口吸烟在喉中。 ❷ 浙江中医杂志 1991;(1):“治小儿哮喘,慢性支气管炎:鹅管石(煅研),杏仁、茯苓各6~10g,麻黄(炙)3g,瓜蒌仁6~12g,梨皮10~15g,陈皮、半夏、苏子、射干各6~9g,姜汁3~5g。水煎服。 ” 单方应用 ❶ 《全国中草药汇编》:“治阳痿,乳汁不下:鹅管石0.3~1.5g。水煎服。” ❷ 新中医 1991;(8):“治肺虚咳喘,痰壅胸闷:鹅管石,小儿9~15g。水煎服,年大者酌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