鸦雀无声
本指没有鸟雀的叫声。 后形容静悄悄的,没有一点声音。语本《景德传灯录·卷四·益州保唐寺无住禅师》“于时庭树鸦鸣,公问师:‘闻否?’曰:‘闻。’鸦已去,又问师:‘闻否?’曰:‘闻。’公曰:‘鸦去无声,又何言闻’”。 鲁迅《奔月》:“他只得绕出山林,看那后面却又是碧绿的高粱地,远处散点著几间小小的土屋。风和日暖,鸦雀无声。 ”《六十年的变迁》第二章:“西字号子里,鸦雀无声,仿佛是无人之境。” 也作❶ 【乌鹊无声】。 苏轼《绝句三首》:“天风吹雨入阑干,乌鹊无声夜向阑。” ❷ 【鸦雀无闻】。《红楼梦》第三十二回:“宝钗来至王夫人房里,只见鸦雀无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