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鸡眼草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鸡眼草 中药名。 见《救荒本草》。别名:公母草,土文花,地兰花,小关门,人字草。为豆科植物鸡眼草Kummerowia striata(Thunb.)Schindl.的全草。 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高10~30厘米,多分枝。小枝上有向下倒挂的白色细毛。 花期7~9月,果期9~10月。生长于向阳山坡的路旁、田中、林中及水边。 分布东北等地。 7~8月采取,晒干或鲜用。味甘辛,性平。功能清热解毒,健脾利湿。 治感冒发热,暑湿吐泻,疟疾,传染性肝炎,热淋,白浊。内服:煎汤,9~15克。外用:捣敷或捣汁涂。 ❶ 治突然吐泻腹痛:土文花嫩尖叶,口中嚼之,其汁咽下(《贵州民间药物》)。 ❷ 治中暑发痧:鲜鸡眼草30~120克。捣烂冲开水服。 ❸ 治胃痛:鸡眼草30克,水煎温服。 ❺ 治湿热黄疸,暑泻,肠风便血:公母草21~30克,水煎服。年久肠风,均久服有效。 ❼ 治热淋:公母草21~30克。米酒水煎服。 ❽ 治妇人白带:公母草21~30克,用精猪肉2~3两炖汤,以汤煎药服(上4方出《中医药实验研究》)。 ❾ 治赤白久痢:鲜鸡眼草60克,凤尾蕨15克,水煎,饭前服。 ⑾治疟疾:鸡眼草10~90克,水煎,分2~3次服。1日1剂,连服3天(《单方验方调查资料选编》)。 ⑿治跌打损伤:鸡眼草捣烂外敷(《湖南药物志》)。现代临床用之治疗传染性肝炎。 每日用新鲜人字草180克(小儿减半),洗净加水煎煮20~30分钟,去渣分3次服,连服10天。鸡眼草叶含黄酮类,葡萄糖甙。 鸡眼草水浸剂在体外对四种痢疾杆菌(弗氏、宋氏、志贺志、舒氏)和大肠杆菌无抗菌作用,仅醇浸液对弗氏痢疾杆菌显示微弱作用。长萼鸡眼草水浸液在体外对弗氏、舒氏、志贺氏痢疾杆菌均有一定的抗菌作用(平板法)。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