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1979—1982年世界经济危机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1979—1982年世界经济危机

1979年7月至1982年底爆发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最严重、最持久的经济危机。

1979年7月首先由英国开始,然后波及西方各资本主义大国,发生了继1957—1958年、1973—1975年之后最为严重和持久的危机。英国危机持续41个月,美国34个月,法国3年左右,联邦德国33个月,日本32个月。危机期间工业生产下降幅度美国11.8%,英国14.8%,法国7.4%,联邦德国12.2%,日本41%。

最高失业率美国10.8%,英国12.5%,法国8.2%,联邦德国8.5%,日本2.5%。欧洲共同体1982年的失业率达1,200万人,超过10%。企业倒闭数创战后最高纪录,1982年美国为25,346家,破产率达8.5%,联邦德国12,000家,法国20,400家,日本17,100家。

通货膨胀率美、英、法都超过11.9%以上,美国1980年高达13.5%,为1947年以来最高纪录。世界贸易量持续两年下降5.6%。

这次危机是由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激化引起的周期性危机,一方面是生产能力有所增长,生产有相当发展,另一方面是国内外支付能力需求相对缩小。但它是在70年代以来西方各国经济“滞胀”进一步加深情况下产生的。由于“滞胀”危机前只是生产低速发展,危机时不会急剧下降。危机前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已经相当高,危机时这类指标就更高。

这次危机也是周期性、政策性和结构性因素相交织的产物。1973—1975年危机后一些国家把反通货膨胀列为首要任务。

1979年7月英国撒切尔首相执政后采取货币紧缩政策,想通过提高银行利息率、紧缩信贷、放慢货币供应量增加速度来控制通货膨胀,从而触发了经济危机。1979年10月起美国大幅度提高贴现率和严格控制货币供应等紧缩措施也触发了危机的爆发。1981年6月法国密特朗执政后采取了与英美紧缩政策相对立的扩张政策,但是也未逃脱危机的厄运,因而又由膨胀而紧缩。联邦德国兼而采用紧缩和扩张政策也没有摆脱危机。

由于1973—1975年危机的影响,不少国家出现结构性危机,微机处理、光导纤维、生物工程、海洋工程、宇航工程等朝阳新兴工业发展在国民经济中比重还小,而一些传统工业部门则衰退,对于触发和加速战后第三次世界性危机也起了重要作用。危机到1982年底基本结束,1983年初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相继进入经济复苏阶段。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6 23:06: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