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鳜鱼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鳜鱼 中药名。 见《开宝本草》。别名:鳜豚、石桂鱼、锦鳞鱼、桂鱼。为鮨科动物鳜鱼Siniperca chuatsi(Basilewsky)的肉。 体侧扁,呈纺锤形,背部隆起。 体长一般25厘米左右。头大,略倾斜,下颌向前突出。 上下颌、锄骨、口盖骨上,都有大小不等的小齿,其中上下颌的齿扩大成犬齿状。前鳃盖骨后缘成锯齿状,有4~5个大棘,鳃盖骨后部有2个棘。鳞细小,侧线弯曲。体色棕黄,腹部灰白,白吻端通过眼部至背鳍前部,有一黑色条纹,第6~7背棘下通常有一暗棕色的纵带;体侧具有许多不规则的斑块和斑点,各奇鳍上有棕色斑点连成带状。背鳍Ⅻ13~15,前部12根为硬棘;腹鳍17,位近胸部;臀鳍Ⅲ9~11;胸鳍、臀鳍、尾鳍均为圆形。食物主要为鱼类及虾类等。 分布极广,全国各江河、湖泊中均有。味甘,性平。入脾、胃。 补气血,益脾胃。 治虚劳羸瘦,肠风泻血。患寒湿病人不可食。 肉每100克含水分77克,蛋白质18.5克,脂肪3.5克,灰分1.1克;钙79毫克,磷143毫克,铁0.7毫克,维生素B10.01毫克,维生素B20.10毫克,维生素PP1.9毫克。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