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鱼腥草(图145)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鱼腥草(图145) 本品为三白草科植物蕺菜Houttuynia cordata Thunb.的干燥地上部分。原植物系多年生草本。均为野生,喜生于阴湿地带。 我国南方各省均有分布,主产于浙江、江苏、安徽、湖北等省。 【性状鉴别】 茎呈扁圆柱形,皱缩而扭曲,长20~35cm,直径2~3mm。表面棕黄色,具纵棱,节明显,下部节上有残存的须根;质脆,易折断。叶互生,叶片卷折皱缩,完整者呈心形,长3~5cm,宽3~4.5cm;上表面暗黄绿色至暗棕色,下表面灰绿色或灰棕色,叶脉网状,背面稍突起,叶柄细长。穗状花序顶生,黄棕色。搓碎有鱼腥气,味微涩。 【炮制方法】 (一)净制 除去杂质,迅速洗净。 (二)切制 切段,晒干。 【性味归经功效】 微寒,辛。归肺经。清热解毒,消痈排脓,利尿通淋。 【应用】 1.肺痈吐脓,肺热咳嗽 本品以清肺见长,有清热解毒,消痈排脓之功效。为治疗热痰壅肺,肺痈咳吐脓血之要药。常与瓜蒌、芦根、桔梗等配伍;亦可治疗肺热咳嗽,常与黄芩、知母、贝母等配伍。 2.热毒疮疡 本品有清热解毒,消痈排脓作用。常与金银花、野菊花、蒲公英等配伍;亦可单用鲜品捣烂外敷。 3.湿热淋证 本品有清热除湿,利水通淋功效。常与白茅根、车前草、海金沙等配伍。 此外,本品还可以治疗湿热泻痢。 【用法及注意事项】 煎服,15~30g。外用适量。本品含挥发油,不宜久煎。 【备注】 《本草经疏》:“治痰热壅肺,发为肺痈,吐脓血之要药。” 本品含鱼腥草素,挥发油,蕺菜碱。槲皮苷,氯化钾等。鱼腥草素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双球菌、甲型链球菌、卡他球菌、流感杆菌、伤寒杆菌等多种阴性细菌,均有不同程度抑制作用;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并能扩张肾动脉,增加肾动脉血流量,所以有较强的利尿作用。 还有镇痛、镇咳、止血的作用。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