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名称出处】:《纲目》

【概况】:

异名 箴鱼(《山海经》),铜哾鱼(《临海异物志》),姜虫鱼(《纲目》),针工鱼(《医林纂要》),针鱼(《动物学大辞典》),单针鱼、针扎鱼(《黄渤海鱼类调查报告》)。

基源 为属动物鱼,药用其肉。

原动物 鱼Hemirhamphus sajori(Temminck et Schlegel)

形态 体细长,略呈圆柱形,背腹缘微凸,尾部渐细,体长约16~24cm,头长,前端尖,顶部及两侧平坦,腹面较狭。口小。

眼较大,距上颌尖端和鳃盖后缘的距离相等,眼间隔平坦。

鼻孔大,位于眼的前上方。上颌尖锐,呈三角形的片状,中央微有线状隆起,下颌延长呈一扁平针状喙。牙细小,有了牙尖,在两颌排列成一狭带。鳃孔宽,鳃盖膜分离,不与颊部相连。鳞圆形,薄而易脱落。

侧线很低,位于体两侧近腹缘,薄而易脱落。侧线鳞。背鳍15~17,与臀鳍相对,其起点微在臀鳍前。

臀鳍16~18,与背鳍同形,臀鳍基短于背鳍基。胸鳍短宽。腹鳍小,腹位。尾鳍分叉。体银白色,背面暗绿色,体背中央自后颈起有一淡黑色线条。体侧各有一银灰纵带,头部及上下颌皆呈黑色。

胸鳍的基部及尾鳍有细微的黑色点。(图见《中国药用动物志》.第2册.227页.图246)

生境与分布 栖息于浅海、河口,有时亦入淡水中,常跃出水面。

分布于中国沿海和长江等各大河流中。

【生药】:

采集 四季捕捉,捕后去内脏,洗净晒干备用。

【药性】:

性味 ❶ 《纲目》:“甘,平。”
❷ 《医林纂要》:“甘、苦,平。”

功效 滋阴,补气,解毒。

主治 ❶ 《食物本草》:“食之治疫。”
❷ 《医林纂要》:“滋阴,能穿溃痈毒,作汤服之。”
❸ 《中国药用动物志》:“主治阴虚内热,盗汗烦热及疮疡不易收口等症。”

用法用量 内服:作汤,100~200g。

。【临床应用】:

单方应用 ❶ 《中国动物药》:“治肺结核,症见阴虚烦热、盗汗:鱼肉50g,十大功劳30g。

水煎服,日服2次。”
❷ 《中国动物药》:“治阴疮久不收敛:鱼肉50g,地锦草20g,水煎服,日服2次。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2:2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