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玄学
魏晋时期的一种哲学思潮。 主要代表人物有何晏、王弼、阮籍、稽康等人。“玄”,出自《老子》“玄之又玄,众妙之门”,即高深莫测的意思。魏晋时期一些哲学家奉《周易》、《老子》、《庄子》为“三玄”,崇尚老庄思想,以高度抽象的思辨形式,用道家思想解释儒家经典著作,故称之魏晋玄学。 其中,又分为不同派别。 何晏、王弼主张“贵无”论和“以无为本”;阮籍、稽康强调“自然”、“无为”;具有唯物主义思想的裴頠反对“以无为本”,主张“崇有”论;郭象认为物是“自生”、“自得”,提出有神秘主义倾向的“独化”论。东晋以后,玄学与佛学逐渐合流,佛教神学家以玄学来解释从印度来的佛学著作,形成佛教玄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