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髯口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髯口 戏曲中各种假须的统称。 又称“口面”。用牦牛毛或人发制成。根据剧中人年龄分黑、黪(灰黑)、白三色,个别性格或容颜怪异的人物则戴红髯或紫髯。根据不同身份、性格,又分三髯、满髯、五绺等类别。 性格粗豪、好勇狠斗的人物带露口的满髯,简称“扎”。用于中军、家人的络腮短髯叫颏下涛或二涛。 丑三髯适于表现寒酸的文人、小官吏。呈八字形的吊搭髯则多用于丑角,表现性格诙谐或品行不端的人。 髯口除作为年龄身份的标志外,还具有帮助演员表演的作用。借助舞弄髯口的动作来展示人物的心情,称为“髯口功”。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