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高等教育学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高等教育学 又称“高等学校教育学”。 研究高等学校教育规律以及高等教育与社会发展的相互关系的学科。 “高等教育”这个概念,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国家,含义不同。 我国的高等教育是学制体系的最高阶段,是在完全的中等教育基础上进行各种层次、各种形式的专业教育的总称。 包括大学、学院、研究生院(班)、高等专科学校、职工大学、函授大学等。 而在欧洲的有些国家,把高等教育限定在大学教育的范围内,中学毕业后学习某项专业技术,只能称作“进一步教育”。高等教育的职能一般认为有3个;培养各类高级的专门人才;发展科学;直接为社会服务。 高等教育学一般是以全日制高等教育,特别是大学与学院的本科教育为其主要研究对象,研究的内容包括:高等教育的基本特点、地位与作用;高等教育与政治、经济、文化、科学的关系;高等教育制度与组织领导形式;大学生身心发展的特征;高等学校的教学、科学研究的特点与规律;大学教师的素质要求及培养提高的原则;中外高等教育的发展史等等。高等教育学的学科体系,可分为:(1)总论,主要揭示高等教育的特殊矛盾和规律;(2)教育论,主要叙述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在高级专门人才培养上的意义,大学生政治思想品质特征及德育、智育、美育、体育的地位与任务,高等教育结构和组织管理特点;(3)教学论,主要阐述高等教育过程的基本特征和规律,教学的基本原则,学术思想、学风建设与提高教学质量、学术水平的关系;(4)教育发展论,主要分析高等教育发展模式与当代科学技术理论基础和方法论基础;(5)教学方法论,主要介绍适合大学生心理和生理特点的一般教学法及哲学、政治、财经、文学等主要学科的分科教学法。 为便于高等教育学的研究,根据其研究范围和内容的不同,可相应建立高等教育经济学、高等学校管理学、比较高等教育学、大学生心理学等分支学科。 高等教育学是20世纪50年代以后出现的新兴学科。 据有关资料记载,在50年代以前,西方高等教育较有影响的著述甚少,如德国洪堡写的《柏林理智学院的精神和组织结构》(1810年);纽门写的《一个大学的影响》(1953和1958年);美国人费莱克斯纳写的《大学——美国、英国、德国》(1930年)。自60年代起,西方高等教育的理论著作日益增多,英国阿尔特巴赫于1976年出版的《国外比较高等教育》的书,曾开列世界有关高等教育著作目录3000多种。 苏联自60年代以来出版了多本高等教育的理论著述,如科贝利亚茨基的《高等学校教育学原理》、阿尔汉格尔斯基的《高等学校教学理论讲义》等。我国在50年代出版《高等教育通讯》,介绍苏联和我国的高等教育工作经验。 70年代末以来,高等教育学的学科地位得到确立;多数综合性大学和师范院校成立了高等教育研究所(室);相继出版了《中国高等教育》(原名《高教战线》)、《高等教育研究》等学术刊物;1983年5月,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成立,各省、市也先后成立了区域性的高等教育学术组织。 。【阅读书目】:《高等教育学》,潘懋元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年版;《高等教育学》,郑启明等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