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骚体诗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骚体诗 又称“楚辞”。 中国古代诗歌的一种样式。指战国后期以屈原为代表的楚国文人在楚国民间歌谣基础上创造的新体诗。骚体诗的创始人是屈原,其代表作是《离骚》,故后世常以“骚”代称楚辞,初《史记》、《汉书》“皆举首篇(指《离骚》)以统其(屈原)全书”。到了南朝,刘勰的《文心雕龙·辨骚》就用“骚”指称楚辞,昭明太子萧统《文选》也于赋外,别标“骚”目,收入屈原、宋玉、刘安等人部分作品。 故后人便称楚辞体诗为骚体诗。骚体诗的形体为比较自由灵活的韵文,篇幅长短不限,字句参差错落,文采绚丽华美,多用“兮”字以助语气;描写楚地的风土物产、世态人情,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和地方特点。 到了汉代,有大量模拟屈原的作品,作者并非都是楚人,诗歌从内容到形式都与这种文体相近,故也归入这类体裁中。文学史上,常常“风”、“骚”并称,“风”指《诗经》,主要是《国风》;“骚”指屈原等人的作品,用以概括中国古代诗歌的渊源和传统。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