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骆驼蓬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骆驼蓬 【名称出处】:《新疆中草药手册》 【概况】: 异名 苦苦菜(《陕西中草药》),骆驼蒿、臭草、臭牡丹(《陕甘宁青中草药选》),阿热地斯忙(维族名),乌姆希-乌布斯(蒙古族名)。 基源 为蒺藜科骆驼蓬属植物骆驼蓬的全草。 原植物 骆驼蓬Peganum harmala L. 形态 多年生草本,高20~70cm,多分枝,分枝铺地散生,光滑无毛。叶互生,肉质,3~5全裂,裂片条状披针形,长达3cm;托叶条形。花单生,与叶对生;萼片5,披针形,有时顶端分裂,长达2cm;花瓣5,倒卵状矩圆形,长1.5~2cm;雄蕊15,花丝近基部宽展;子房3室,花柱3。 蒴果近球形,褐色,3瓣裂;种子三棱形,黑褐色,有小疣状突起。花期6月,果期7~8月。 (图见《中国高等植物图鉴》.第2册.537页.图2804) 生境与分布 多生于干旱草地、盐碱化荒地。分布于河北、山西、内蒙古、宁夏、陕西、甘肃、青海、新疆等地。 。【生药】: 采集 夏、秋季割取全草,鲜用或切段晒干。 【化学】: 含喹唑啉和β-咔啉类生物碱[1]。 有鸭嘴花碱(Vasicine,Peganine)、dl鸭嘴花碱(dl-Peganine)、鸭嘴花酮碱(Vasicinone)、脱氧鸭嘴花酮碱(Deoxyvasicinone)、哈尔明碱(Harmine)、脱氧鸭嘴花碱(Deoxypeganine)[2]、骆驼蓬定(Peganidine)[3]、骆驼蓬醇(Peganol)、骆驼蓬胺(Pegamine)[4]。此外还含骆驼蓬灵(Pegaline)[4]和刺槐素(Acacetin)[5]。哈马灵(Harmaline),哈马酚(Harmalol)[6]。 参考文献 [1] 新华本草纲要.第1册.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271 [2] CA 1970;72:75670p [3] CA 1970;73:32296z [4] 中药大辞典.下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1757 [5] CA 1985;103:102067g [6] 植物药有效成分手册 人民卫生出版社 1986;541,543 。【药理】: ❶ 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 总碱及哈尔明碱能兴奋脊髓,引起小鼠震颤、惊厥;总碱还能抑制中枢神经,中毒剂量为300mg/kg[1,2]。 人po4mg/kg的哈尔明碱可引起幻觉,并能使温血动物产生阵挛性惊厥[3]。哈尔明碱有内源性兴奋作用,在动物实验中对中药麻醉有催醒效果,起效迅速。与毒扁豆碱合用催醒麻醉动物时,产生协同作用[5]。 哈马灵(Harmaline)可引起小鼠震颤,而安定可防止之,哈马灵可置换与苯二氮 哈尔明碱与哈马灵ip,对小鼠产生震颤的ED50分别为8.5及6.5mg/kg[21]。哈尔明碱引起大鼠跳跃与脑内的原型药物浓度有关[8],这种效应也是作用于BZ受体的结果[9]。 一些实验认为,哈尔明碱引起的震颤与脑内的5-羟色胺系统有关[10],5-羟色胺(5-HT2)拮抗剂Pirdnperine及Katanserin抑制卵巢切除大鼠的脊柱前凸现象可被哈尔明碱所翻转[11]。有人认为,β-咔啉类生物碱的致颤作用均与脑内特异性的色胺受体有关[12]。 另有报道,骆驼蓬类生物碱是脑中单胺氧化酶的抑制剂[13,14],哈尔明碱等对肝中的单胺氧化酶也有抑制作用[14,40]。 哈尔明碱可抑制豚鼠心房肌动作电位的振幅及最大上升速率(dv/dt)并可使动作电位时程延长。上述作用可被增加细胞外Ca2+浓度所取消[16],对豚鼠乳头肌的动作电位振幅及dv/dt也有抑制作用[17,18]。哈尔明碱可使豚鼠窦房结的自律性,最大舒张电位降低[19]。犬iv哈马灵1mg/kg可降低心律、动脉压、心脏指数和左心室的收缩力[20]。 抗早孕实验表明,鸭嘴花碱(Peganine)sc10或20mg/kg可使怀孕小鼠流产率分别达80%和93%;10~30mg/kg可使中期妊娠豚鼠流产率达10b%;40mg/kg则使中期妊娠兔胚珠液化。将鸭嘴花碱药液洒在子宫肌及肠肌上,子宫肌呈明显节律性收缩而肠肌却未观察到。 说明鸭嘴花碱抗早孕作用可能为其选择性兴奋妊娠子宫肌的结果[23]。 鸭嘴花碱有抗胆碱酯酶作用,能使蛙腹直肌、水蛭背肌、兔小肠对乙酰胆碱的敏感度增加[3]。鸭嘴花碱对牛等反刍动物可使肠平滑肌兴奋,使其第1胃具有更强,更快的收缩,同时增加胃液分泌[25]。哈马灵及哈尔明碱对哇巴因引起的豚鼠回肠收缩均有对抗作用。于高钾、缺钙的台氏液中,能抑制加钙引起的回肠收缩哈马灵尚有抑制Na+,K+-ATP酶的作用[26~32]。 ❺ 抗肿瘤作用 体外实验,混合生物碱对人乳癌Bcap-37、结肠癌Lovo、胃癌BGC-823和HeLa细胞株均极度敏感,显示抗癌作用[37]。混合生物碱5L(简称5L)在47,94μg/ml时对HeLa细胞的抑制率分别为62.9±0.56%和75.3±0.81%,哈马灵也有抗癌作用[33,34]。 哈尔明碱体外对HeLa细胞也有抑制作用[35,36]。哈尔明碱及一种吲哚生物碱单体(代号5n)对低分化鼻咽癌细胞株CNE2有抑制作用,47μg/ml时抑制率分别为70.3%和32%,94μg/ml时抑制率分别为89.5%和55.9%[35]。 总碱12.0μg/ml对人视网膜母细胞瘤(Rb)细胞系SO-Rb50细胞的抑制率为96.6±1.98%,ED50为1.44μg/ml[39]。 小鼠ip 5L 3.75~22.5mg/kg×10d对S180、网织细胞肉瘤L2均有显著抑制作用,但对肝癌及艾氏腹水癌无效[34]。小鼠ip 5n每日11.25~45mg/kg,连续8~10d对S180、网织细胞肉瘤L2及肝癌均有显著抑制作用,对艾氏腹水癌无效。与5L相比,5n抗瘤谱广,作用强[38]。 在体实验时,哈尔明碱对小鼠肝癌、S180、网织细胞肉瘤L2等也均有抗癌作用[36]。骆驼蓬总碱体外试验,对L1210及K562细胞有抑制作用,IC50分别为45.71 μg/ml及36.40 μg/ml[7]。哈马灵对L1210及K562也有抑制作用[41]。 说明哈尔明碱是一种以抑制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为主的免疫抑制剂[44]。 总碱im吸收、消除快,生物利用度高,与iv有等效性[46]。 毒性 小鼠ig总碱的LD50为380.8±35.2mg/kg(简化机率单位法),中毒后震颤、尾部充血、眼球突出、呼吸困难,最后死于惊厥。最大安全剂量与中毒剂量接近,临床应用时要注意[45]。小鼠iv总碱盐酸盐的LD50为141mg/kg;sc Harmaline LD50为120mg/kg。兔sc哈尔明碱的最小致死量为200mg/kg[47]。 参考文献 [1] 新疆医学院学报 1988;11(3):179 [2] CA 1939;33:73917 [3] 中药大辞典.下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1757 [4] 西北药学杂志 1991;6(3):13 [5] 中麻通讯 1976;(2):35 [6] Eur J Pharmacol 1980;67:129 [7] 沈阳药学院学报 1993;10(2):136 [8] Jpn J Pharmacol 1987;43(1):33 [9] Jpn J Pharmacol 1988;47(4):367 [10] Arch Int Pharmacodyn Ther 1986;282(1):50 [11] Pharmacol Biochem Behav 1986;25(1):111 [12] Pharmacol Toxicol 1987;60(1):5 [13] Arch Int Pharmacodyn Ther 1964;149:164 [14] Biochem Pharmacol 1977;26(21):1991 [15] CA 1947;41:32141 [16] Br J Pharmacol 1981;74(2):415 [17] Br J Pharmacol 1982;75(1):207 [18] CA 1982;96:210649b [19] CA 1985;103:117692p [20] CA 1981;95:162161y [21 ] Planta Med 1990;56(6):687 [22] CA 1930;24:35613 [23] 中草药 1985;16:253 [24] 新疆医学院学报 1980;(3):143 [25] CA1967;66:54165p [26] Eur J Pharmacol 1981;71(1):87 [27] Eur J Pharmacol 1981;70(4):429 [28] Cell Biochem 1985;67(2):145 [29] Br J Pharmacol 1986;89(2):367 [30] Biochim Biophys Acta 1981;644(1):74 [31] Biochim Biophys Acta 1983;727(1):144 [32] Biochim Biophys Acta 1983;731(2):354 [33] 癌症 1989;8(2):94 [34] 广东医学 1985;6(5):40 [35] 新疆医学院学报 1984;7(4):294 [36] 新疆医学院学报 1987;10(1):27 [37] 北京医科大学学报1990;22(5):382 [38] 癌症 1985;4(4):192 [39] 中华眼科杂志 1990;26(5):286 [40] Biochem Pharmacol 1984;33(4):539 [41]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1993;22(3):182 [42] CA 1963;58:1742b [43] Photochem Photobiol 1988;48(3):289 [44] 中国药理学报 1987;8(5):477 [45] 中成药 1989;11(6):29 [46] 西北药学杂志 1989;4(3):9 [47] 中国民族药志 第1卷,人民卫生出版社 1984:396。【药性】: 性味 辛、苦,凉。 有毒。 ❶ 《陕西中草药》:“酸、甘,平。” ” 功效 宣肺气,祛风湿,消肿毒。 主治 咳嗽气短,风湿痹痛,皮肤瘙痒,无名肿毒。 ❶ 《新疆中草药手册》:“祛湿解毒。治急性风湿性关节炎,无名肿毒。” ”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5~6g。外用:煎水洗或捣敷。 。【临床应用】:单方应用 ❶ 《秦岭巴山天然药物志》:“治无名肿毒:骆驼蓬全草适量,煎水外洗患处。”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