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骆宾王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骆宾王 【生卒】:626或627?—684,后 【介绍】: 婺州义乌(今属浙江)人。 少时聪敏,7岁便能赋诗,有“神童”之称。初为道王李元庆属官,历任武功、长安两县主簿,迁侍御史,常上书论朝政。 武后时,数上疏言事,得罪,贬为临海丞,怏怏不得志,弃官而去。光宅元年(684)9月,徐敬业在扬州起兵反对武则天,他参与其谋,为记室。 曾为徐敬业代做《讨武曌檄》,斥武后罪状,传诵一时。11月,徐敬业兵败,骆宾王下落不明,有伏诛、投水、亡命、为僧等各种传说。 骆宾王和王勃、杨炯、卢照邻齐名,号称“初唐四杰”。他和卢照邻都擅长七言歌行,他年轻时写的《帝京篇》,以五、七言转用的手法和流动利落的笔调叙述京都宫殿的辉煌,皇亲国戚官邸的富丽,达官贵人生活的奢侈,倡家狎邪宴饮的淫乐。 同时也指出这不过是过眼云烟,瞬息繁华。 这首诗思想性和艺术性综合得很好,当时称为“绝唱”。 他的五律也有不少佳作。如《在狱咏蝉》,托物寄兴,感慨深微,是脍炙人口的名篇;《送郑少府入辽》抒写立功报国的乐观战斗精神,格高韵美,词华朗耀。 绝句小诗,如《于易水送人》、《在军登城楼》,寥寥20字中,壮志豪情,激荡著风云之气,颇能见出诗人的个性风格,在初唐绝句中也是不多见的。骆宾王的骈文,在当时也很为人称道。 代表作《代李敬业传檄天下文》代表了时代的新风,流传广泛。它以封建时代忠义大节作为理论根据,号召人们起来反对正在筹建中的武周王朝,气势充沛,笔端带有情感。 其中“一抔之土未干,六尺之孤安在”二语,连武后读了也为之耸然动容。 骆宾王的赋今仅存《萤火赋》和《荡子从军赋》2篇。 《萤火赋》为在狱中作,与其《在狱咏蝉》诗意境有相似之处,而情调更为凄苦。《荡子从军赋》,是现存赋中第一篇描绘边塞征战生活的成功之作。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