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字词 | 驱除鞑虏 |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 释义 | 驱除鞑虏 孙中山在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民族主义的基本内容,即以武力推翻满洲贵族的统治。 1893年孙同郑士良、陆皓东等在广州讨论建立以“驱除鞑虏,恢复华夏”为宗旨的革命团体。1894年成立的兴中会,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为入会誓词。1905年中国同盟会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为宗旨、誓词和纲领。《中国同盟会革命方略》对“驱除鞑虏”的解释是:“今之满洲,本塞外东胡。 昔在明朝,屡为边患。后乘中国多事,长驱入关,灭我中国,据我政府,迫我汉人为其奴隶,有不从者,杀戮亿万。我汉人为亡国之民者二百六十年于斯。满政府穷凶极恶,今已贯盈。义师所指,覆彼政府,还我主权。”参见“革命排满”。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