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氏体相变
我国材料科学领域理论研究的重大成果。 由上海交通大学徐祖耀研究。该项研究论证了马氏体相变(无扩散相变)中存在间隙原子的扩散,论述了低碳马氏体的形成机制不同于贝氏体,否定了国外著名学者所持的结论。较准确地估算了铁基合金马氏体相变的临界驱动力,提出了新的热力学模型,首次成功地用热力学直接计算相变开始温度Ms,由此可预测新合金钢种及渗层的淬火组织和性质。应用点缺陷与位错的交互作用理论,揭示淬火温度通过淬火空位团钉札位错运动而对Ms发生影响。 导出了母相的固溶强化和有序化对Ms的重要关系。首次以群论研究形状记忆合金热弹性马氏体相变晶体学,为这类合金的相变研究开创了新的途径。 以热力学和动力学计算结果,提出回火马氏体致脆的新机制,为避免致脆提供依据。揭示由残余奥氏体形成等温马氏体的动力学特征及其机制,指出等温马氏体能有效地应用于轴承钢的尺寸稳定性。 这些工作对学科发展和新材料的设计、开发、应用以及材料性能的改善,均有重要意义。该项研究曾获1987年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