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斯顿
【生卒】:约1250—1303年 【介绍】: 英国奥古斯丁派经院哲学家。 生于牛津附近的马斯顿。受教于巴黎大学,1276-1285年间任教于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1292-1298年任英国弗兰西斯教团的大主教。 像他的老师佩卡姆一样,马斯顿毕生致力于维护圣奥古斯丁的地位,反对阿奎那和亚里士多德。 由于马斯顿也力图调和奥古斯丁与阿奎那和亚里士多德的学说,使前者包容后者,因而常常把明显对立的观点综合在一起。他一方面认为奥古斯丁的神启理论是解释确定性所必需的,另一方面又认为奥古斯丁说的“永恒之光”就是阿维森纳和阿威罗伊说的独立的能动理智。他认为,能动理智是双重的,有神的能动理智,还有人的能动理智,以此调和理念论与经验论。传统观点认为,物质存在有许多形式,阿奎那认为只有一个,马斯顿主张每个存在只有一个实体形式,但这个形式划分为许多不同的等级(grades)。 在神学上,马斯顿基本上赞同波纳文图拉的观点,认为永恒的存在物是不可能的,原初质料在上帝干预下可以不具有任何形式而存在。 关于上帝对未来人类行为的前知(foreknowledge),他认为,正如个人对往事的记忆不会约束他对往事的自由意志一样,上帝的前知也不会约束他对未来的自由意志。 主要著作有:《有争议的问题》(Quaestiones Disputata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