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香港期货市场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香港期货市场 是交易双方在以后约定的日期里办理货物交换的场所。 香港的期货交易是在香港商品交易所内进行的,过去香港有4种期货买卖,即黄金、原棉、原糖与大豆。其中原棉市场已经停顿,黄金期货也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 期货买卖的原理是:卖家(商品的供应者)的产品预期在3个月后可以登场,因此他就预先把手上的产品以期货形式卖出,约定3个月的时间交货,并商定好货价。 这样他就获得了保证,产品生产出来后,他就有了顾客,并使货物的价格得到保证。 而作为买家也因此有了固定的货源,并且不担心商品涨价。期货市场也是要由会员(经纪行)进行的。 1986年5月6日,香港商品交易所推出一种“恒生指数期货”,这是一种股市与期货结合的金融工具,兼有两个市场的特色。与黄金及商品期货不同,恒生指数期货并没有实物交收,完全以恒生指数的升降为依据来进行结算。 这种期货指数的买卖是一种价格风险的转嫁,是股票的投资者为手上的股票买保险。 股票的持有者同时抛出一份“恒指期货指数”,假如到期指数下跌,令他手上的股票受到损失,但他却可以从“恒指期货”合约中得到好处,两者对冲,使他的损失减少。 但如果他手上持有的股份与恒生指数大势相反,必然受双重损失。另一方面,手上没有股票的人,如果他预计股市会上升,他也可以在恒指期货市场上买入合约,利用这机会取得利益。 但也要担负股市下跌的风险。由于恒生指数是大家熟悉的指数,故参与股票市场和准备参与股票买卖的人都对它感兴趣,交易量大大增加。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