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香楠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香楠 【概况】: 基源 为茜草科山黄皮属植物香楠的茎、叶。 原植物 香楠Randia canthioides Champ.ex Benth. 形态 无刺灌木或小乔木,高2~8m。叶对生,纸质,长圆状椭圆形,长7~14cm,宽2~6cm,顶端渐尖,基部阔楔形,两面无毛,背面在脉腋内有时有小窝孔;侧脉4~6对;叶柄长5~10mm;托叶阔三角形,长2~4mm,基部合生,顶端凸尖,脱落。 花序腋生,近伞形花序式排列的聚伞花序,有花3~10余朵,无总花梗或有短的总花梗;苞片和小苞片卵形,基部合生;黄绿色的花具花梗,花梗长6~10mm,无毛;萼管陀螺形,长约3mm,外面被稀疏、紧贴的短柔毛,萼檐杯形,长约3mm,顶部5裂,裂片长约1mm;花冠高脚碟状,冠管长8~10mm,外面无毛,喉部被长柔毛,顶部5裂,裂片卵状长圆形,长4~5mm,开放后外反;花丝极短,花药伸出,长椭圆形,长约3mm;子房2室,每室有胚珠数颗,花柱长约10mm,柱头纺锤形,长约2mm,有槽纹。浆果球形,直径5~6mm,顶部有环状的萼檐残迹。种子6~7颗,压扁,有棱。花期4~6月,果期5月至翌年2月。 (图见《中国高等植物图鉴》第4册.235页.图5884) 生境与分布 生于海拔50~1500m的山坡、山谷溪边、丘陵的灌丛或林中。分布于福建、台湾、广东、海南、广西、云南。 日本、越南也有分布。。 【化学】: 含环烯醚萜类化合物:10-去氢栀子甙(10-Dehydrogardenoside)、双聚-10-去氢栀子甙(Dimeric-10-dehydrogardenoside)、去乙酰基去葡萄糖车前草甙酸甲酯(Deacetylasperulosidic acid methyl ester aglycone)(1)、香楠甙(Randioside)(2)。 参考文献 Phytochemistry 1982;21(2)∶353 【药性】: 功效 行气活血。 主治 茎、叶:跌打损伤。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