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香根芹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香根芹 【概况】: 基源 为伞形科香根芹属植物疏叶香根芹的根及全草。 香根芹属全世界约有11种、1变种;中国有1种及1变种。 原植物 疏叶香根芹Osmorhiza aristata(Thunb.)Makino et Yabe var.laxa(Royle)Constance et Shan 形态 多年生草本,高25~70cm。主根圆锥形,具小枝根,有香气。 茎圆柱形,有分枝,嫩时有毛。基生叶具长柄,有毛;叶片轮廓为阔三角状卵形或近圆形,二~三回羽状分裂,二回羽片2对,基部羽片常深裂,下部裂片为椭圆形,先端短尖,上部裂片长渐尖,边缘具不整齐锯齿,两面被白色粗毛。复伞形花序顶生和腋生,花序枝上升而开展;总苞片1~4,线形,长0.5~1.2cm;伞辐5~7,稍不等长;小总苞片4~5,线形至披针形,通常反折;小伞形花序有孕育花6~9朵,不孕花的花柄丝状,短小;花瓣倒卵状圆形,长约1.2mm,宽1mm,顶端有内折小舌片;花柱基圆锥形;子房被白色而扁平的软毛。 果实棍棒状,顶端略粗,基部尾状尖,长1~2.2cm,宽2~2.5mm,果棱有刺毛,基部的刺毛较密;分生果横剖面圆状五角形,胚乳腹面内凹。花果期5~7月。 (图见《中国植物志》.第55卷.第1分册.图版35) 生境与分布 生于海拔1600~3500m的山地林下、山沟及河边草地。分布于甘肃、四川、贵州、云南、西藏。。【生药】: 采集 8~9月采挖根,去细根,洗净,切片,晒干。 【化学】: 根含挥发油,其主要成分为紫茎芹醚(Nothosmyrnol)、香根芹醚(Osmorhizole)、茴香脑(Anethole)、甲基对烯丙基苯酚、茴香醛及2、4-二甲氧基苯甲醛[1~3]。 参考文献 [1] 药学杂志(日) 1967;87(9)∶1138,1979;99∶1116 [2] 中药研究文献摘要.1975~1979,科学出版社,1986∶648 [3] Chemotaxonomic der pflanzon 1972∶625 【药性】: 性味 《西藏常用中草药》:“辛,温。” 功效 祛风散寒,杀虫,止痛。 主治 《西藏常用中草药》:“散寒发表,止痛。治风寒感冒,头顶痛,周身疼痛。”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9g。 。【临床应用】: 单方应用 ❶ 《西藏常用中草药》:“治风寒感冒,头顶痛,周身疼痛:香根芹根3~9g。水煎服。”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