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教
中国古代关于诗歌作用的一种说法。 最早提出的是《毛诗序》,归纳了《诗经》十五国风的社会作用及其特点,说:“风,风也,教也;风以动之,教以化之。”这里的“风”,既指当时各国地方的歌谣,又指风诵吟咏,而其功用,则在对人们的教育感化。“风教”又包括两方面的要求:一是指诗人创作的诗歌,在流行中对人们起到感化作用;二是指统治阶级的“上”对于“下”的教化。总之,“风教”是通过诗歌的具体感人的特点(感动、感化等)实现的。 “风教”说反映了封建社会中统治阶级对于文艺的功利主义要求,对封建社会的诗歌创作与理论发生过很大的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