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寒咳嗽
病证名。 指感受风寒所致的咳嗽。《普济本事方》卷3:“肺感风寒作嗽,紫苏散。”多因风寒之邪外束肌表,内郁肺气,肺卫失宣,肺气上逆而作嗽。症见咳嗽,痰稀薄色白,咽痒。 常伴鼻塞、流清涕、喷嚏、恶寒、无汗、头痛、骨节酸痛,舌苔白,脉浮,治宜疏散风寒,宣通肺气,常用杏苏散或金沸草散加减。《仁术便览》卷2:“风寒咳嗽,肺气喘急。”方用三拗汤。《证治准绳·杂病》:“春月风寒所伤,咳嗽声重,头痛,用金沸草散;咳嗽声重,身热头痛,用局方消风散。……冬月风寒外感,形气病气俱实者,宜华盖散加减,麻黄汤。 ”《类证治裁·咳嗽》:“兼感风寒暴嗽,鼻塞声重,芎苏饮;咳逆倚息不得卧,小青龙汤。”可见于上呼吸道感染、气管炎、支气管炎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