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预激综合征中房室传导途径的易变性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预激综合征中房室传导途径的易变性 预激综合征的解剖学基础是房室正道与房室旁道的并存,它的心电图特征是由旁道传导所引起。 预激综合征的病例在心电图上常显示易变性,即PQRS-T有时完全正常,有时呈典型的预激征,并且P-R和QRS时间及波形等可有手风琴样变化,有时则表现为不典型的预激征,有时甚至可激发反复心律性心动过速、心房扑动和心房颤动。形成上述心电图易变性的原因是,在预激综合征中,激动在房室传导的过程中可有如下四种不同的情况,彼此又可互相转变:(1)室上性激动单纯沿房室间正道下传:此时心电图上表现为正常的P-R间期和QRS波。这种房室旁道虽然存在,却不能传导激动的现象可有下述三种解释: ❷ 旁道中有干扰性传导中断:室上性激动沿房室正道下传到达连接区下端后又循旁道逆传(隐匿性传导的一种),在旁道途中与沿旁道伴下行性阻滞性传导延缓而下传的激动互相绝对干扰,使室上性激动不能经旁道下传到心室(图(2))。 这一情况的形成必须以旁道中的下行传导的延缓为前提(图(3))。 有的病例这种比例固定不变,而每次发作预激征的心电图波形相同。 有的病例这种比例可有变化,这种变化可以是偶然散发的,也可以是逐渐增减的,后者便形成了手风琴样改变。如果有两条以上的旁道存在,QRS波形也可由一亚型转变为另一亚型。(3)室上性激动单纯循房室旁道下传:此时QRS波群宽大畸形非常明显,完全由预激波所构成,即形成*完全性预激综合征。 室上性激动不能从正道下传的原因有二: 此时心电图上的QRS波群是正常的,其后继以逆行P’波(图(8))。另一种较为罕见,即室上性激动沿旁道下传至心室,在经过连接区途中,又循正道逆传至心房,也产生逆行P’波。此时QRS波群完全为预激波所取代,呈完全性预激综合征,故宽大畸形很显著,其后继以逆行P’波(图(9))。上述两种情况均产生反复心搏,当反复传导过程周而复始地循环不已,便可引起反复心律性心动过速(图(10)(11))。 一种由窦性心搏、房性或连接性早搏所引起的反复心律的QRS波波形大多正常(即室上性激动是沿正道下传的)。此外,反复传导还可激发心房扑动或心房颤动。 此时大多数自连接区逆传而快速返回心房的激动,可能正当心房肌处于易损期中而诱发心房扑动或颤动。室上性激动常从旁道直接下传到心室,再从连接区正道逆传回心房的传导途径,其QRS波大多为预激波所组成,即在心房扑动或颤动时,下传的QRS波呈完全性预激综合征而非常宽大畸形。 (1)短路阻滞性中断引起单纯正道传导。(2)短路干扰性中断引起单纯正道传导。 (3)短路传导延缓引起单纯正道传导。(4)激动不能克服短路中的“失平衡性阻力”,只能循正道下传。 (5)激动同时沿正道和短路下传,引起不全性预激综合征。(6)正道中阻滞性中断,引起单纯短路传导,即完全性预激综合征。 (7)正道中干扰性中断,引起单纯短路传导,即完全性预激综合征。(8)短路中有下行性(单向)阻滞,激动一方面沿正道下传,另一方面沿短路逆传。 (9)正道中有下行性(单向)阻滞,激动一方面沿短路下传,另一方面沿正道逆传。(10)上述(8)的反复传导循环不已,引起沿正道下传的反复心律性心动过速,QRS不宽大畸形,后有逆行P′波。(11)上述(9)的反复传导过程循环不已,引起沿短路下传的反复心律性心动过速,QRS宽大畸形,呈完全性预激综合征,后有逆行P′波。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