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
副词 用于动词前,表示预先或提前实施某种动作。 义即“预先”、“提前”。“豫”义同。 ❶ 于是,太子预求天下之利匕首,得赵人徐夫人之匕首,取之百金。(《战国策·燕策三》)——利:锋利。 取之百金:花百金买下了它。 ❷ 使圣人预知微,能使良医得蚤从事,则疾可已,身可活也。 (《史记·扁鹊仓公列传》)——蚤:通“早”。从事:治疗。 已:治愈。 ❸ 吾预知当尔,非圣也,便更事多耳。(《三国志·魏书·武帝本纪》)—句义:我事先知道会是这样,并不是我多么圣明,只是经历的事情多一些罢了。 ❹ 军国之要,虽不预闻,然用兵有机间,亦不容相语。 (《魏书·李孝伯传》)❺ 炭烟熏人,往往致死。临卧削芦菔一片著火中,即烟气不能毒人。如无芦菔时,预暴干为末备急用,亦可。(《续夷坚志·救熏死》)——芦菔:萝卜。 ❻ 豫建太子,所以重宗庙社稷,不忘天下也。(《史记·孝文本纪》)——句义:预先确立太子,是重视宗庙社稷、不忘国家大事的措施。 ❼ 公卿议封禅事,而天下郡国皆豫治道桥,缮故宫。(《史记·平准书》)——豫治道桥:预先修治道路桥梁。缮:修缮。故宫:旧宫殿。 ❽ 《春秋》大灾未至而豫御之。(《汉书·辛庆忌传》)——御:防御。 ❾ 卓豫施帐幔饮,诱降北地反者数百人,于坐中先断其舌。(《三国志·魏书·董卓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