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顾颉刚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顾颉刚 【生卒】:1893—1980 【介绍】: 现代学者,疑古派史学代表。 江苏苏州人。原名涌坤,字铭坚。自幼涉猎并熟读“四书”“五经”,后入北京大学学习哲学,1920年毕业。 曾任厦门、中山、燕京、北京、中央、复旦大学教授。建国后任复旦大学教授,中科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早年深受章太炎、陈独秀、胡适等人的影响,对古史具有批判精神。 1920年开始考辨中国古代历史与古代文献,1926年将古史论战文章编成《古史辨》第一册,到1941年编至第七册,在中国形成了一个疑古派。顾颉刚对儒家经典做过深入地研究,写了大量著作,尤其对《尚书》的研究取得了重要成果。 认为“孔教是一个没有完工的宗教”,“孔子删述六经”说不可靠。认为不同时代的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孔子及其人格,要认识孔子真相,必须区别不同时代的孔子。主要著作有《秦汉的方士和儒士》、《三皇考》、《史林杂识初编》等。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