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韭根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韭根 【名称出处】:《别录》 【概况】: 异名 韭黄(《纲目》)。 基源 为百合科葱属植物韭的干燥根及鳞茎。 原植物 韭Allium tuberosum Rottl.ex Spreng. 余项参见“韭菜子”条。。 【药性】: 性味 辛,温。 ❶ 《纲目》:“温。” 功效 散瘀,消积,止汗。 主治 胸痞,跌打损伤,食积腹胀,虚汗,盗汗。 ❶ 《别录》:“主养发。”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鲜品30~60g;或捣汁。外用:捣敷或研末调敷。 使用注意 阴虚内热及疮疡、目疾患者忌用。 。【临床应用】:方选和验方 ❶ 《千金方》:“治鼻衄:韭根、葱根同捣,枣大,内鼻中,少时更著。” ” ❺ 陕西中医 1980;(6):“治带状疱疹:鲜韭菜根30g,地龙泥(地龙之排泄物)15g。共置碗中捣烂,加少量香油,和匀置阴凉处备用。 先将患处皮肤擦洗干净,再用药摊敷(0.5cm厚),以纱布覆盖即可。” 发热时可将塑料布解开,每隔12小时揉1次,换1次。” 单方应用 ❶ 《经验方》:“治五般癣疮:韭根炒存性,捣末,以猪脂油调,敷之,三度差。”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